靶向小分子,目标大市场

首页    新闻资讯    靶向小分子,目标大市场

2016年3月,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透露,已有五种高价高效药物参与了谈判机制,价格基本能降到50%以上。这五种药物分别是吉利德的替诺福韦酯(乙肝)、新基的来那度胺(多发性骨髓瘤)、以及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埃克替尼。而后三者都属于靶向小分子药物,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。

疗效显著但价格奇高

首先,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埃克替尼这3种制剂(且都是片剂)都是独家品种,对应的生产企业分别为阿斯利康、罗氏、浙江贝达,根据近几年的部分省市招标情况,以中标价格/转换比作为单价,可以看到,就算最便宜的国产埃克替尼,其单价也在100元人民币以上,进口的大规格尼洛替尼更是高达约600元/片,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如果此次价格谈判能够生效,这些品种尤其是国产品种的价格优势就能突显,相应的市场也将得到扩容。

经典药物领跑市场,国产品种快速成长

基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综合数据库PDB国内样本医院市场数据,靶向小分子药物的市场规模约占当年抗肿瘤药市场的10%,在近五年间始终保持增长趋势,整体而言,该分类市场不仅高于抗肿瘤药的增速,还高于整体市场的增速,前景可期。 

就2015年该分类市场的品种分布而言,TOP 5的品种占据了82.88%的市场份额,集中度很高,上文中所提到的吉非替尼、埃克替尼、厄洛替尼分别位列第2、3、4位。就这3个品种近5年的表现来看,国产的埃克替尼表现抢眼,销售额不断攀升;而进口的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2015年均出现了销售额下滑的态势。当然,如果价格谈判达成,对于这三个品种的放量将有极大的利好,尤其是国产的埃克替尼,未来潜力无限。

进口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,国内企业开始发力

2015年靶向小分子药物市场仍然以进口企业为主,国内企业只占据不到20%的份额,差距较为明显,不过,随着1.1类新药埃克替尼在市场上的快速成长,以及国内企业陆续对经典抗肿瘤药的仿制,该市场在走向成熟的同时,还会带来结构上的改善。 

在具体某个品种的竞争上,虽然仍存在不少进口企业一家独大的的情况,但国内企业已纷纷进入该分类市场,不乏埃克替尼和阿帕替尼这两个独家品种。另外,在伊马替尼这一经典药物上,国内企业的表现也可圈可点,虽然距离原研公司诺华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
就各个企业的品种数而言,辉瑞旗下有3个品种,但总样本市场只位居第6位,其他企业基本只持有1-2个品种,可见在靶向小分子药物市场,企业拔得头筹的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。

来源:中国生物技术网 http://www.biotech.org.cn/information/140991


2016年4月20日 06:02
浏览量:0
收藏